军校的教育体系,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兼含补习与召集教育之功能。所谓“养成教育”,即是培养初级军官及特殊军事技术人才的正期学生教育。其每年通过考试招收新生一期,招考标准十分严格,规定投考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標籤:黄埔十四期
漫谈黄埔十四期(七)—成都本校| 微思客
1939年初,本校迁至成都后,铜梁县仍作为一个教学点存在并直至1941年底。而中央军校在成都的校址即为原中央军校成都分校之旧址。根据往期学生们的回忆——“由普通市街进入北校场地区时,有约40米宽(除人行道)笔直的水泥路面的"黄埔路"。踏上黄埔路行进约5米,就有一座钢筋水泥的永久性碉堡,四方均有枪眼,火力能封锁进入黄埔路的三条街道,据说碉堡下面还有地道通往军校大操场。
漫谈黄埔十四期 (六) —— 铜梁整训 | 微思客
漫谈黄埔十四期(五):草鞋朋友|微思客
漫谈黄埔十四期(四)——本校西迁 | 微思客
漫谈黄埔十四期(三)——"军魂锻造"| 微思客
http://www.kaolafm.com/jm/eLx3wolF.html
点击“聆听”,聆听本文。
作者补述写黄埔十四之因: 读史阅世若干年,多少领悟到一点心得。
漫谈黄埔十四期(二)—-“十四一" | 微思客
“当你们入校之时,你们便打赢了为民前锋的第一仗。因为你们之中,除高中同学外,更有大专及留日留美同学来归,开创了知识青年从军的先河,彻底打破了好男不当兵的错误概念……”
新生报到伊始,一总队的同学们突然接到校方命令,指示将这批学员的学籍划入“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二分校)”。这下子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谈到这里,大概先要简单介绍一下本校与分校的历史渊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