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春晚“黑脸”小品播出后,舆论场上意见纷纷。有人说,小品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中国人缺乏基本的种族意识;有人说,不要拿西方的“政治正确”套在中国;也有人说,那只是娱乐开个玩笑,无伤大雅。在众多的声音里面,唯独缺乏了来自“当事人”非洲人/非裔的声音。 微思客团队携手Black Lives China,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非洲人/非裔是如何看待春晚“黑脸”小品的。
关于Black Lives China
Black Lives China是由Nicole Bonnah在2016年创立的,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团队主要由Nicole Bonnah, Runako Celina Bernard-Stevenson以及Hannah Getachew负责。Black Lives China的宗旨是从黑人的角度出发,真实地记录黑人在中国的故事,全方位地剖析黑人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发出黑人自己的声音。
Runako Celina Bernard-Stevenson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一名硕士生,同时也是北大Africa Think Tank的公共关系顾问。Runako关注非洲群体的发展,泛非主义(Pan-Africanism),是非洲非裔志愿者组织(The African Diaspora Volunteer Network, ad-vn.org)的创始人。
Hannah Getachew是北京大学跨国法专业的一名硕士生。在这之前,Hannah已经拥有加拿大McGil University的本科学位以及英国Queen Mary University的法律学士学位。她在联合国工作过,也在她的家乡埃塞俄比亚环境部有过相关工作经历。Hannah关注中国“一带一路”,泛非统一(Pan-African Unity)、姐妹/女性赋权(female empowerment)以及south-south cooperation.
Runako (左)和Hannah(右)
(2018春晚小品《同喜同乐》截图)
夏奇拉(Shakira,图片中间),哥伦比亚女歌手,代表作有2010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
多元化的非洲/非裔群体,多元化的声音
有些人则认为,这个小品只呈现了问题的表层现象,更深层的原因还在经济。他们认为,任何对非洲黑人种族不敏感的描绘,都是源于中国与非洲之间悬殊的经济实力水平。 按照这样的思路,类似的论据还有中非之间货币的不平衡尤其是金融投资层级的差异。 只要非洲国家建立起一个清晰的、优先考虑自身区域和洲际利益的合作基础,并以此基础来同中方组织进行谈判和协商,届时,中国对非洲的种族歧视将会逐渐消失。以上列举的仅是黑人/非裔群体对这个小品众多不同看法中的几种。
是不是种族主义者?请听听非洲人/非裔的声音
Minstrel Show黑人滑稽秀
有样学样 – 中国是否简单地模仿了美国的种族主义?
在详述这段历史时,我们应该记住的是:种族主义显然不是中国的发明的。 如果把中国的种族主义简单地理解成是从西方那里习得的话就太过于片面了,一些涉及种族主义(或者种族歧视不敏感)的例子都清楚地说明了中国并没有参与其中。
很多时候,美国公司都会被认为是把种族主义传入中国的罪魁祸首,例如原名为“Darkie”的著名牙膏品牌“黑人牙膏”(Darlie)。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虽然该品牌的母公司美国高露洁试图将他们的品牌与有争议的“黑人的牙膏”(Black People’s toothpaste)区分开来,但它的商标沿用的是黑人滑稽秀的形象且该商标最初使用的是一个黑人头像,这无疑是美国向中国输入种族主义的证据。而这只是西方应该对中国种族主义态度负责的事例之一。
本文将会在后文聚焦小品背后蕴藏的信息以及意图,但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种族主义并不取决于实施者的主观意图,而是取决于种族歧视行为对目标人或者目标群体的影响。而这则是我们在每个种族歧视的事件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此外,无知从来就无法使种族主义正当化,或者成为减轻上述行为影响的挡箭牌。总而言之,无知不能为重现种族主义刻板印象辩护。
像中国完全没有种族主义意识这样的说法是非常普遍的。然而,这样的说辞在有些情况下却无法自圆其说。尽管中国人被戏称为“黄脸”的历史并没有很长,但他们仍然对这样的称呼非常敏感,认为这是极其不妥和冒犯的。事实上,中国及其侨胞对针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行为往往反应很激烈。
当中国遭遇类似的歧视时会如何反应呢?
(“倾斜眼”造型小孩服装)
(《张,我的中国小伙伴》截图)
应该向谁问责?
黑人/非裔的同谋
居心何在?
敢问前路在何方?
比尔·考斯比
《考斯比一家》剧照
编辑:元嘉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