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还没逝去,该来的却还没来
——评苏先生短篇小说集《没有街道的城市》
李珍玲

(图片来自豆瓣网)
西北大地给了故事中的人物鲜活的生命,构成了故事的基调。他们在此出生,有的在此死去,有的走出大山和小镇,却走不出命运的轮转。在此基调上,故事的脉络延伸至社会、生活、情感、人性、伦理、道德、家族各处,拼起来就是一个微缩的人间百态。小舅子娶了嫂子、侄女嫁给了叔叔、外公醉酒强奸了外孙女、亲娘下药毒害儿子、家族之间如患红眼病般的连环复仇、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务员、城市病、计划生育、老百姓与官员、文学青年与现实等等,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个世道的混乱和动荡。此外,随处可见的荒诞手法和神秘手法让故事披上了一层薄纱,我们在朦胧之间窥探到故事中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关于命运的探索,却无法靠近,无法找到答案。骑着黑猪满村奔跑的秀枝、在三米高台上旁若无人地宽衣解带、文学青年与送车男人的你追我赶、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各种带有预兆意味的梦境、马三莫名其妙的死亡、四奶奶院子里神秘的古井和蟒蛇、充满超自然色彩的“清庄”和祭奠等等,都带着荒诞不经的意味和神秘主义色彩,让每个故事在紧扣现实基调的同时又解构了每个故事的现实主义色彩,带上了作者的戏谑和玩世不恭。不得不说,作者是理性且冷静的。这些亦真亦假的元素在给读者带来神奇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让读者们开始内省:说到底,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出荒诞的滑稽剧,没有剧本,但有相同的结局。
苏先生曾说:我写的是严肃文学。何为严肃文学?窃以为,如果有这样一个故事或者一部小说,能在阅读的时候让人看到自己的内心,以及内心之外的广阔世界,从而引起悲天怜人的情怀,那么它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严肃文学元素。读《没有街道的城市》,正有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