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第16期《微思客周刊》,本期编辑法兰蔻。如果需要,请完整转载,并注明转自“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欲读全刊,请登录“拇指阅读”,或直接下载 微思客周刊第16期博物馆专题 阅读。
您认为博物馆是老少咸宜,还是专属于学者?
您认为博物馆知识是硬邦邦,还是寓教于乐?
您认为博物馆对象是老古董,还是灵感之源?
您认为博物馆研究是象牙塔,还是与时并进?
您去博物馆是一种精神享受,还是精神折磨?
您去博物馆是为了流行风潮,还是自我学习?
您看博物馆是惊鸿一暼,是跟随导览,还是自我参观?
您眼中的博物馆是游乐场,是友谊厅,还是知识殿堂?
博物馆从希腊时代开始,经历朝圣谬斯圣地、学者社群研究中心、奇珍异宝收藏柜、公众教育场所、夸耀国威宣传机构、城市再生的催化剂、文创产业的孕育场等不同角色转变,而这些转变都是博物馆为了适应该时与该地所产生的一种社会产物。
不管您对于博物馆有什么想法,都让我们齐聚一堂,分享博物馆经验,用不一样的眼光来认识博物馆,使用博物馆资源。
《博物馆的诞生与转变》简单扼要介绍博物馆从希腊时代一直到19与20世纪的发展历史。《博物馆的变与不变》则是探讨1960年代,当博物馆面临挑战,博物馆应该如何转型的问题。
《风华再现--荷兰国立博物馆》《以客为尊--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这两篇特别讨论科技对于博物馆的影响,以及博物馆如何应用新科技帮助博物馆发展,了解观众需求,设计出符合时代,寓教于乐的博物馆展览与学习活动。
「微思客WeThinker」团队
2015年7月28日